朝鲜半岛
编辑
韩国
编辑
一个带有韩战开始时间的雕塑(1950年6月25日10点25分)
首尔的韩国战争纪念馆
韩国经济在战后遭到严重破坏,李承晚在战后仍然以统一为目标,不重视经济发展,不断计划随时再和朝鲜方面开战。四一九革命后,李承晚总统下台,局势依然并没有缓和。美国官方称李承晚“勇敢无畏”,1953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沃尔特·罗伯逊私下称他是“一个失去理性、缺乏逻辑思维的狂热分子”[74]:本书缘起第2页。
韩国在开战后的1950年7月8日起实施全国宵禁令。该宵禁令直至1982年第五共和国政权时期才基本解除[366][367]。
此后朴正熙总统执政期间更出现“实尾岛事件”,双方敌对的气氛并没有因领导人转换而改变。朝鲜半岛南北领导人进行过几次会面谈话,但碍于双方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的根本差异,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的进展。
韩国在1994年于汉城(现已改称首尔)开放韩国战争纪念馆,展出包括朝鲜战争在内的历次韩国战争史料。2009年的朝鲜战争纪念日,首尔清溪川广场悬挂联合国以及世界各个出兵参战国的国旗以感谢其在韩战时期对韩的大力援助,其中包括中华民国国旗,以感谢中华民国当时的援助(中华民国国军当时愿意派兵参战,被美拒绝[368],转以非战斗方式援助)[369]。
2020年10月,韩国国防部长官徐旭表示“韩国战争分明是南侵战争”,“是(北韩)受到了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唆使后侵略南方的战争”、“联合国军在危急关头拯救了我国”。[370][371][372]《朝鲜日报》称这是韩国现任高官就其认为的中国大陆歪曲朝鲜战争历史首次作出公开反对。[373]韩国外交部则提及联合国安理会曾发布要求朝鲜立即将军队撤回38线以北的决议[374]。JTBC记者走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朝鲜战争爆发70周年展览时,注意并提出展览未提及金日成发动战争之事[375]。
朝鲜
编辑
1958年11月22日,以金日成首相为首的朝鲜政治代表团訪問中国大陆
在这场战争中金日成得到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大帮助[218],虽然朝鲜在战前希望达到的统一祖国和其他的目标并没有实现[376],但正是由于这场战争,金日成得以继续统治朝鲜。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鲜政治稳定,外交上和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结盟,经济发展创造“千里马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优于韩国。但由于朝鲜经济是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环,结构单一,缺乏可持续性,故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冷战宣告结束之后日益艰难,人民生活质量不升反降。1990年代朝鲜经济崩溃。在金日成死后,他的儿子金正日权力巩固。朝鲜人民的生活条件依然十分艰苦。国际社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韩国不断对朝鲜提供经济援助。
过去60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双边关系虽然曾经出现过多次矛盾与纠纷,例如金日成在1956年同时肃清朝鲜劳动党内亲华的延安派与亲苏联的苏联派,而在1960年代,朝鲜在中苏交恶后在敌对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左右逢源,来回摇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益[377],但总体上双方关系仍然是较为稳定的友好关系[378]。同时尽管朝鲜与前苏联也有过多次矛盾,但双方关系总体上也较为稳定[379],直到苏联解体前夕苏联与韩国建交导致苏朝断交[380]。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中来自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帮助,朝鲜政府于1953年8月建立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原在平壤市中心区解放山洞,后迁至西城区和普通江区交界的普通江畔,再迁至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塔园区。该馆有80多个陈列室,展示自抗日时期至朝鲜战争的有关文物及史料,1959年10月25日志愿军赴朝参战9周年纪念日朝鲜政府建成友谊塔。该塔坐落在平壤市区牡丹峰西北侧的山岗上。1984年10月25日扩建。塔高3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塔身由1025块花岗岩和大理石砌成,象征着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纪念日。塔身正面嵌有“友谊塔”三个朝文镏金大字,每字重40公斤。塔顶有一铜坯镀金五角星,重500公斤。塔正面镌刻着纪念碑文,两侧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的石雕。
2013年7月25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军委委员长兼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为建于平壤荷花池洞的参战烈士墓剪彩。27日,朝鲜政府在平壤金日成广场组织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纪念停战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为首的几名政府官员陪同朝鲜领导人观看,双方还各自安排一些战争老兵参加。阅兵式上出现一些身穿朝鲜战争时期军装的方阵和战争老兵车队,后面的群众游行队伍还举出志愿军参战时的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2018年7月27日,根据朝鲜央行相关消息,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发布政令,宣布发行《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币。《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币分为金银铜镍币。纪念币正面是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及纪念塔图案,外环郑重的刻着“1953-2018伟大的祖国解放战争胜利65周年1953-2018”字样,以及防伪珠点等。背面中央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徽,上方写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银行”,下方写有“主体107(2018)年”字样,金银币左右两边和中间分别标有纪念币纯度、重量和面额。金币为999纯金制造,发行量65枚;银币质地为999纯银,发行量650枚。铜币发行量1000枚。镍币发行量1250枚。
逃亡者
编辑
主条目:脱北者和越北
自1950年代初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朝鲜人民中不断有越境逃至韩国的难民。1990年代以来,由于朝鲜经济困难及迫害,形成北方逃南者的趋势。从朝鲜逃亡至韩国或其他地方的人又称为“脱北者”。自从1950年代初朝鲜战争结束以来,超过九千名朝鲜民众逃到韩国。2007年初,这个数字突破一万。韩国统一部的发言人表示,从1990年代以来,逃亡难民大批增加。仅2002年到2006年,就有七千名朝鲜民众逃到韩国。很多朝鲜人先是偷渡到中国或俄罗斯(少部分为蒙古),然后转到韩国或其他国家(少部分为日本)。
美国
编辑
在朝鲜半岛非军事区的美军军官
美方纪录称美军在朝鲜战争中阵亡34,686人、受伤103,284人和被俘4,714人,共约14万人[381]。中国大陆方面声称美军在朝鲜战争中阵亡、受伤和被俘共397,543人[31]。美国没有达成朝鲜半岛统一的目标。朝鲜战争鼓励美国采取冷战围堵政策,为美国进一步扩大亚洲防卫圈铺路。这些冷战政策最终导致美国企图阻止越南迈向共产主义。战争也使改进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变得复杂,双方相互隔绝长达25年,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才得以改善[382][383]。
朝鲜战争期间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五星上将奥马尔·布雷德利说,假如按照麦克阿瑟的战略计划,把在朝鲜半岛的战争延伸到轰炸中国东北和封锁中国海岸:“红色中国不是寻求称霸世界的强国。老实说,这战略会使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384][385]直至21世纪,中国大陆仍有出版物认为布莱德利说的三错误战争是朝鲜战争[74]:引言第5页[386]。
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其回忆录里称“除了国内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以外,这是美国历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战争。”
美国著名的朝鲜战争史专家布鲁斯·卡明斯以“鲜为人知的战争”作为著作的标题。[387]
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谈到朝鲜战争时,曾称朝鲜战争是“一场苦涩的小战”[388],“一个超级大国,又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死伤了那么多人,损耗了巨额物资,花费了巨额的战费,竟然战胜不了一个弱国,颜面丢尽”。[389]
美国学者约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响的著作《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说:“在美国不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一个:当它结束之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的罅隙中轻轻抹掉。出于某一原因,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国归来,而中国则以人海战术和对国际政治巧妙的纵横捭阖,制服了美国的现代化军事力量。”[390]
美国学者罗斯托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认为朝鲜战争是一次不愉快的经验。朝鲜战争中美国“伤亡重大,而且在拖延整整两年的往往令人感到屈辱的谈判的时期里,伤亡有增无减”。“不管对国家政策进行怎样更加成熟的考察,一个简单的、众所周知的真理就是,美国下了赌注,也说了大话,但却没有用行动来兑现。”[391]
纽约时报称美国在朝鲜半岛打了两场战争,赢了北朝鲜,却输给了红色中国。[392]《韩战,我们第一次失败》一书的作者对美国之音解释,对美国而言是两场战争。美国赢的是,阻止了南韩被吞并以及在东亚范围内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但是,美国输了另一场,因为美国没能将共产主义从半岛赶出去。同时也有一些美国编辑不这么认为,中国表面上说胜利,但却承受了长达20多年的孤立,即使得到苏联的援助也作用不大,还在中苏交恶中半途而废,直到改革开放重新融入世界才真正复兴。乔治亚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图克表示,美军本来在东亚无处驻军,借由此战的名义,可以一直驻扎在朝鲜半岛,而且有可能无限期地存在下来。美国至今仍在韩国驻有两万八千人的驻韩美军(以联合国名义),这对中国不算有利。[393]有超过10万名美国黑人士兵加入军队至朝鲜半岛作战,此外,战争中种族隔离政策之弊端,也促进美内部的民族融合,这是美军首次大规模地将黑人与白人士兵混编于同一单位。
1995年华盛顿特区建立韩战纪念碑。经历越南战争洗礼之后的美国人,几乎已将这场战争遗忘,故此朝鲜战争又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 Forgotten War)。
2013年7月27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之时发表演讲,他认为这场战争的最后赢家是联合国军:“那场战争并非平手,而是韩国赢了。当5000万韩国人生活在自由、强劲和民主与世界最蓬勃的经济体之一时,朝鲜的落后、镇压与贫穷与其形成鲜明而且强烈的对比。”[394]这就是胜利,这就是前人留下的遗泽。[395][396]
苏联
编辑
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十分复杂,一般认为苏联是最大赢家,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操作下,当美国纠集联合国部队准备军事干预时(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苏联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完全可以一票否决支持朝鲜,可是就在投票关键时刻,苏联代表却因故缺席,联合国部队进军半岛,使韩战初期的局势逆转,成功逼迫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兵对抗美国等盟军,借此势力范围进入中国东北,而且战争随后扩大化,并也趁机出售大量二战剩馀军事设备给中朝赚取资金物资,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全国五分之一的财力参战,直到1965年才清偿完所有欠款[397],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战后又“用英语抱怨”苏联是“死亡贩售商”(merchants of death),在韩战期间出售大量劣质枪炮弹药给中华人民共和国[398]。
而对于整个冷战格局而言,苏联成功地将美国的注意力一定地吸引至远东地区,从而使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相对下降;同时也造成美国深陷战争泥潭,经济实力有所降低,为苏联实现两国之间的“平起平坐”提供契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
编辑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9月12日)
中方称有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人阵亡于朝鲜半岛[399](西方估计阵亡人数为400,000人左右)。[400]
苏联通过朝鲜战争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资本主义阵营、尤其是美国战斗到底的决心[401],打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变成第二个南斯拉夫的顾虑[402][403],同时也重新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的实力,从1952年起开始大规模提供援助,以图建设全面倒向苏联的工业基础,这些援建项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几十个工业项目被合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打下冶金、石油、矿山采掘、煤炭、发电、电力装备、机械制造、纺织、造纸、制糖、航空、航天、交通铁路、国防兵器制造等全面的科研生产基础,从此开始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工业化建设道路,并最终自主研发核武器。1954年,苏联共产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来华谈到关于斯大林迟迟未与谈判的旅顺港交还中国事项,据赫鲁晓夫本人的回忆,毛泽东虽想拿回,但正因刚刚停战,最初曾对苏军在当时要撤走表示犹豫,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利用苏军撤出之际发动进攻。后得到赫鲁晓夫的若发生敌对性进攻行动,苏联会提供帮助的承诺后同意苏方撤军。同时在谈判后苏军对中方人员进行了大量培训并移交了大量海陆空三军设备。[404]
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
朝鲜战争也大大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形象。英国的大卫·斯科特教授在其著作《中国站起来了:中国与国际体系》中援引众多发表于1950年代的评价。其中提到,约翰·G·斯托辛格(英语:John G. Stoessinger)称,“1950年以后,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变成敌对的,威胁性的,始自朝鲜战争”;肯尼斯·杨格(英语:Kenneth Younger)称,“几乎没有疑问的是,朝鲜战争提升了红色中国在整个东南亚的声望”;美国托洛斯基主义者伊罗生总结道,朝鲜战争使人“震惊”,“带来中国作为战士与敌人的新形象”。理查德·L·沃克称,“朝鲜战争的重要结果之一,是红色中国作为一个军事强国的声望就此建立起来”。[405][406][407][408][409]同时,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一线作战部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意志亦曾赋予高度的评价。[410][页码请求]
抗美援朝纪念塔
参加朝鲜战争对于朝鲜的意义,在中国大陆包括志愿军老兵及其后代中在停战几十年后开始出现激烈争论。战后初期,朝鲜由于苏东阵营援助及千里马运动,经济发展与生活条件比韩国更为优越。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经济开始陷入滞胀,同期韩国经济全面反超朝鲜。苏联解体后,朝鲜的经济环境每况愈下,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加上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与朝鲜双方关系的不稳定不时逐渐显现,朝中双方对待此次战争认知方面的分歧在扩大。2000年(正值朝鲜苦难行军刚结束时),一批志愿军老兵参访朝鲜,回来后表示看到“他们仍然在水深火热中,很痛心。”[411]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经历过第五次战役的志愿军老兵、军事史作家刘家驹在结合自身经历和研究后认为朝鲜战争是“在斯大林的指导下,毛泽东的参与下,满足金日成吞并韩国的野心发动的战争”,是“一场为了金日成‘火中取栗’的‘侵略战争’”,“我们中国人给他挽救了半壁河山,也留下了祸根。”[412]2017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络媒体侠客岛表示,因为金日成要统一半岛,朝鲜半岛才爆发战争。中国卷入付出几十万生命,引发中美长期对抗,中国承担了朝鲜“任性与妄动”的大部分成本。[413]
由于2018年起中美关系的恶化、萨德系统对中韩关系的造成负面影响持续,中朝关系同期回温,中方对朝鲜战争再度回到了反美国介入内政的立场。新华社网站2020年10月刊登的署名文章陈述:“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有联系却有区别的概念;朝鲜战争是世界上对朝鲜半岛上发生的那场国际局部战争的称呼,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中国对自身参加朝鲜战争的定义。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战争本不应该打(这却不在中国控制能力之内),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根据战争爆发前和战时苏、中、朝三方往来电报和一些内部文件,“深刻地说明了新中国入朝参战是反侵略和保家卫国的正义一方”(此与朝开战无关,中国是指越过38线一事)。[414]
2020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金银纪念币1套,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415]。同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仍健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416]。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417]表示“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了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中国共青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表示朝鲜战争是内战,是因为“美国的介入”而演变成国际战争。[418]
中华民国
编辑
在韩战爆发之初,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曾于6月29日致电给麦克阿瑟,表示愿意出兵三万三千人和三十架战斗机支援,但受到麦克阿瑟的拒绝,时任中央日报董事长董显光表示麦克阿瑟也曾有意接受提议,但是因为英国及大英国协军队不愿与中华民国国军合作而被参谋部拒绝(英国已于更早之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而在《麦帅回忆录》和《蓝钦使华回忆录》里则透露,麦克阿瑟于7月31日曾访台两天,并且发现中华民国军队多素质不高:陆军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多用一次大战时期的武器、且大多是文盲,难以熟悉新装备的使用;空军有一半左右的飞机必须待料检修,油料和弹药大约也只够战时的一两个星期使用;海军舰艇有半数失去作用,基隆的码头甚至有一舰艇改为“水上招待所”对外营业。认为中华民国政府自顾不暇,遂打消此念头。[419]
对于当时迁移到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而言,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第七舰队巡逻台湾海峡,以防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或是中华民国国军反攻中国大陆,这也致使台海两岸分治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参战直接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关系破裂,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西方世界长期孤立;美国同时认识到当时仍在联合国并代表“中国”保有安理会席位的中华民国对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重要性,因此将台湾重新纳入防御体系。日后美国主张协防台湾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1955年台湾决议案》即是基于韩战的影响。美国也因此改变对中华民国政府的态度,继续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唯一合法的中国政府以及支持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直到七十年代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升温后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通过、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为止。但美国依旧与中华民国维持半官方关系,持续支持中华民国统治台湾至今。[420]
韩战期间,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曾多次提议派中华民国国军前往朝鲜半岛参战,亦曾获得麦克阿瑟的支持,但遭到联合国、美国和韩国李承晚反对,然而中华民国仍有进行物资援助[421][422],且因韩战的缘故获得美援。部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被遣返台湾,客观上鼓舞了国军作战精神,他们抵达台湾的日期被称为一二三自由日[423]。
后来韩战被一些史学家称为“国民党的西安事变”,意思是西安事变救了共产党,韩战救了国民党[424]:770[425]:263。
日本
编辑
日本应美军要求,秘密派遣扫雷舰组成的“日本特别扫海队”参与了朝鲜战争[426][427]。
美国为了对抗共产主义的扩张,对日政策转变为将日本变成美国的强大盟友[428][429],促成了日本再武装化的自卫队。驻日盟军总司令减低了财阀解体政策的强度,事实上停止了将日本财阀完全解体的计划[428][430][431]。同时,由于美国对日本战争期间的物资供应的依赖,以及抗衡苏联及共产主义运动的需求,战前日本国内各行业的领导者被重新任用。随着逆进程政策的实施,公职追放被废除,很多二战期间的较轻战犯,服刑期缩短或假释后都相继复出,并重返日本政商各界[432]。而日本与朝鲜战争最明显的关系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产生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奠定日本之后成为经济强国的基础[433]。
英国
编辑
2014年12月揭幕的伦敦韩战纪念碑
1950年7月,英军进入朝鲜半岛,此后赴朝鲜半岛服役的英国军人共计超过9万[434]。
10月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介入韩战,这种政策受到挑战。对外,伦敦担忧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敌对会危及英国在华利益,甚至使共产阵营对香港等远东殖民地构成威胁;对内,二战后元气大伤的英国因为武装政策及军费开销而使国库吃紧,冲击民生及社会福利预算。而在韩国总统李承晚公开指责英国、加拿大、纽西兰及澳大利亚等英联邦派兵国“影响麦克阿瑟遭到撤职”[435],之后英国民众对李承晚及韩国第一共和政权的腐败、专制产生极大反感,舆论立场也逐渐转向反战。
工党及艾德礼内阁的韩战政策失去民心,党内也因为舆论压力及预算问题爆发分裂,这些因素使得工党在1951年的国会大选中落败。而选前抨击工党将英国拖入韩战泥淖的保守党,则在丘吉尔的带领下取得执政权。邱吉尔重新上台后,迅速改变立场,推动停战政策,使英国得以从朝鲜半岛的难题抽身而出,同时在韩战问题上不再支持美国[436]。
战后的英国是联合国军组成诸国中最后一个于首都立碑纪念者,伦敦韩战纪念碑在2013年11月奠基,2014年12月3日进行揭幕典礼[437]。
土耳其
编辑
朝鲜战争促成了土耳其于1952年加入北约[438]并对其之后与韩国的双边外交和贸易关系奠定了基础[439]
撤军问题
编辑
撤军问题其实从1951年7月双方开始谈判之前就提出。本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想将撤军问题也纳入谈判议程,但是美国方面坚决反对。为了尽快停战,毛泽东经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后,同意将撤军问题留待停战实现后再谈判解决,而不将其作为停战的前提条件。但是1953年7月停战后,原定应在三个月内召开的高一级政治会议(解决撤军问题、统一问题、和平协议等重大问题)却未能召开。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朝鲜问题也是无果而终。1958年2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决定于当年年底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3月15日,撤军开始。10月22日,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率领志愿军总部官兵撤军回国。10月26日,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440]。
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
编辑
从1945年到1961年间,美国与联合国向韩国提供了3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在为韩国经济提供投资融资,保持国际收支逆差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向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援助,以重建世界经济和防止共产主义扩张。美国对大韩民国的经济援助,最初是由朝鲜政府成立后不久于1948年12月10日签署的一项条约发起。
朝鲜战争爆发时,联合国于1950年12月1日成立了一个名为联合国韩国重建局(英语:United Nations Korean Reconstruction Agency)(UNKRA)的新组织,并通过美军采购食品,向韩国平民提供了大量援助。到了1954年,援助金额已达到4.5亿美元。援助的物资和细节各不相同,包括旧衣服、面粉、毯子、床、米、盐、荞麦、卫生盒、橡胶鞋和焦糖。在美国的援助物资中的玉米面袋,背面都用韩文写着“美国人民捐赠”。这些援助由美国国防部于1953年7月1日至1955年6月30日成立的对外活动办公室(FOA)和1955年下半年接管的国务院国际合作办公室(ICA)监督。从1953年到1961年,该援助总额为17.4亿美元,占所有援助的最大份额。在首尔成立了由韩国和美国政府的一位代表组成的联合经济委员会后,该委员会就整个经济问题与韩国政府进行了磋商,而韩国政府有义务接受委员会的建议。
韩国经济得以在战争结束后很快复苏,主要得益于美国和联合国的免费援助。1953年,经济援助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达到10%。在195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最高13%。当时,有90%的投资资金来自外国援助。战后至1960年代,韩国经济实现了4-5%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援助力量,而韩国获得的援助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多[441]。